头部背景底
十年守护高原明珠 绿美春城建设有我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通水10年 引水济昆效益显
来源:调水中心       发布时间:2023-12-28 10:41       浏览次数: 【字体: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以下简称牛栏江工程)是国务院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滇池水污染综合治理的关键性措施,于2013年12月28日正式通水。通水10年来,省水利厅、工程运行管理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思路,优化工程调度运行方式,合理调配优质水资源,工程综合效益充分显现。

工程建设优良

牛栏江工程先后斩获“鲁班奖”“大禹奖”“詹天佑奖”“国优金奖”四项国家级奖项,成为云南省首个同时获得四项国家级奖项的水利工程。同时入选了“人民治水 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名单,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始终遵循造福人民的宗旨。

工程调度高效

经过十年调度管理,牛栏江工程调度计划编制、上报、审查、批复、调整流程进一步规范,调水、分水、用水、管水过程进一步优化,调度信息共享、调度协商、巡查监督、总结评估机制逐步健全,形成了“编、报、审、批、调、分、用、管”的调度管理经验。

一是成立调度管理机构。2014年,云南省调水中心成立,全面负责牛栏江工程水资源调度管理。

二是持续完善管理制度。为科学规范开展牛栏江工程水资源调度,省水利厅于2015年4月印发实施了《滇池与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联合调度管理办法(试行)》,在总结调度管理经验后,于2023年4月修订并印发实施了《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试行)》。

三是强化技术方案支撑。自工程通水运行以来,省水利厅逐年印发实施《牛栏江工程年度水资源调度计划》,为有效应对滇中地区持续干旱少雨导致昆明城市供水紧张的严峻形势,组织编制了《滇中引水工程通水前昆明市主城区应急供水启动条件》《德泽水库应急供水调度方案》,牛栏江工程精细化调度水平稳步提升。

工程效益显著

十年来,复苏滇池生态环境

一是滇池水质显著改善。通水以来,牛栏江工程累计向滇池生态补水44.63亿立方米,相当于滇池水体置换约3次。根据生态环境部门监测数据,2013年滇池外海和草海水质均为劣Ⅴ类,牛栏江工程通水后,对滇池水质显著提升、水环境明显改善、水生态逐步修复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滇池全湖水质达到Ⅳ类。

二是流域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牛栏江工程已累计增殖放流滇池金线鲃、昆明裂腹鱼等本土珍稀鱼类75万尾,滇池水生植物种类由10种增加至17种,滇池银白鱼等濒危物种逐渐增加,生物多样性逐渐得到恢复。

十年来,工程社会效益明显

一是昆明城市应急供水保障能力有效提升。截至2023年12月25日,牛栏江工程累计向昆明主城应急供水5.18亿立方米,应急供水量约占昆明主城总供水量的11%,受水区直接受益人口超600万人。

二是昆明城市景观品质有效提升。牛栏江工程输水线路末端合理利用引水自然落差建造了亚洲第一大人工瀑布,促进了极具特色的沿江城市景观带建设,将自然性、生态性及景观性融为一体,使盘龙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生态绿色长廊”,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当前,牛栏江工程已纳入水利部调水工程标准化创建计划及云南省第一批开展水资源调度的调水工程名录。下一步,云南省水利厅将按照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有关部署,优化牛栏江和滇池流域水资源调度,充分发挥牛栏江工程综合效益。

     |      分享到:
  • 省政府相关网站
  • 全国有关水利网站
  • 省市有关水利网站
  • 云南省有关水利网站
主办单位:云南省水利厅 技术支持:云南网 承办单位:云南省水利厅办公室 滇ICP备18007151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24 办公电话:0871-63631975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810号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