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底
普洱市探索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抗旱保供水的“全民抗旱”模式
来源:普洱市水务局       发布时间:2024-04-02 10:08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普洱市降雨量持续偏少,江河来水大幅减少,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抗旱保供水面临的形势严峻,保供水、保春耕任务艰巨。在超前谋划,统筹防汛与安全,比省级下达蓄水任务增蓄1亿立方米的基础上,通过汇聚民智,依托民力,普洱市探索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抗旱保供水的“全民抗旱”模式。

基层组织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把党员带头作为示范引领,把发动群众作为工作方法,把依靠群众作为具体路径,把全民参与作为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群众抗旱保供水的积极主动性。比如,镇沅县勐大镇文来村25个村民小组、1078户的9000亩水田,因受干旱天气影响,面临灌溉困难的隐患。文来村党总支召开“两委”会和党员大会,及时谋划农田水利冬春修工作。党员带头开展渠道受损排查,基层水务技术员跟进制定修复方案,村组群众不等不靠,户户出工、人人出力,清塌方、补陷落、除杂物、畅道路、清淤泥,在春耕前对有毁损问题的28条沟渠进行了修复,并召开村民大会选取沟渠管护人员,明确管护职责,保证水利设施正常运行,确保了春耕生产正常推进。

技术部门作支撑。在借助群众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更加熟悉的优势,发动群众就近就地寻找后备水源的基础上,水质监测部门严把水质关,保障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水务部门把好技术关,因地制宜做好高程勘测、引调水路线设计、施工技术指导等工作,确保引水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最优化,投资最节约。

多方协作聚合力。采取有关部门支持一点、村集体经济筹集一点、群众自己负担一点、水费缴纳收取一点的建设管理运营模式,主引调水管网由有关部门购买,蓄水池由村集体经济出资建设,入户管网由群众自己出资建设,运营维护由群众缴纳的水费负担。比如,思茅区倚象镇下寨村田房村民小组的20余户村民因原有水源点枯竭,导致人畜饮水困难。田房村民小组不等不靠,群策群力,主动作为,在重新寻找新的水源点,邀请水利部门技术人员勘测设计饮水工程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3800元购置公用集中储水桶,区水务部门补助6000元购买1.5公里主饮水管道,群众户均自筹150元购买从公用集中储水桶到自家的入户管道,群众投工投劳完成4立方米的简易蓄水池建设,1.5公里主管道铺设和分户管道架设,并经村民大会审议通过用水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管道日常维护,收取水费专项用于饮水工程运营维护,构建起群众自建、自管、自运营的长效管理机制。

投工投劳添动力。破除群众抗旱保供水靠政府出钱出工帮助解决的等靠要思想,整个抗旱保供水工程全部由群众投工投劳进行建设,花小钱办大事,不但节省了建设成本,减少了土地林地征占纠纷,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而且提升了群众爱水、惜水、护水意识,变“政府的水”为“自己的水”。

     |      分享到:
  • 省政府相关网站
  • 全国有关水利网站
  • 省市有关水利网站
  • 云南省有关水利网站
主办单位:云南省水利厅 技术支持:云南网 承办单位:云南省水利厅办公室 滇ICP备18007151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24 办公电话:0871-63631975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810号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