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底
水文化:龙泉渠桥背水——丘北两百年前的古水利工程
来源:水科院       发布时间:2023-02-01 16:19       浏览次数: 【字体: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龙泉渠桥背水是数百年前留下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抗旱、农业生产、旅游、饮水、水利文化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龙泉渠桥背水古水利工程位于丘北县八道哨乡阿鲁白村南,桥全长318米,高13.5米,宽1.5米,桥孔宽5.5米,是用2万多立方米石料建成的三孔石拱桥,引南水北灌。工程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破土动工,五十九年(1794年)竣工通水,为桥渠引水合而为一工程,为云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背水在丘北县城边,碧水连天,风光秀丽。它横跨于美丽的清水河上,桥身背负青天,清泉从桥身上流淌,整个桥身全用五面石镶砌,犹如巨龙,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在龙泉渠前方是一个叫旧城的村寨,村附近有个龙潭,为充分利用这一天然资源,周围村寨在很早以前就自发集资筑起一座大坝,蓄水灌溉,起名叫龙泉坝。象鼻岭以东的10多个村寨为了引进龙泉坝的水,1770年,村民们开凿象鼻岭隧道,建桥背水渡槽,历时9年,至1794年才建成。象鼻岭桥背水工程的竣工,把龙泉坝的水向东引24公里,灌溉面积12万余亩。龙泉渠桥背水是丘北古水利工程的杰作,引水沟渠凿山洞,桥背水沟渠架于河上,不占土地,保护了耕地,减少了水的蒸发量,避免了山水冲坏田地,在当时是一项先进的水利工程,它对于研究古代的水利设施有着重要的价值。

桥背水地点选择恰当,工程布置合理,规模宏大,造型优美,配套严密完整,与自然环境极为和谐。龙泉渠是丘北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一水利工程,历时数百年风雨沧桑一直沿用至今,水流源源不断,造福于民。

象鼻岭桥背水建成至今一直是当地景观之一,民国初年,丘北文人丁春在《修田沟石枧碑记》中写道:“至于今桥上水,横锁一川风景,陆中泽注,胥化万顷琉璃。”象鼻岭桥横跨清水河,把象鼻岭东西良田连成一片,为普者黑景区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      分享到:
  • 省政府相关网站
  • 全国有关水利网站
  • 省市有关水利网站
  • 云南省有关水利网站
主办单位:云南省水利厅 技术支持:云南网 承办单位:云南省水利厅办公室 滇ICP备18007151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24 办公电话:0871-63631975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810号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