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底
高峡出平湖——曲靖市会泽县毛家村水库建设历史及水文化简介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3-22 17:14       浏览次数: 【字体:

曲靖市会泽县毛家村水库位于会泽县以礼河的中游,库区水清、岸绿、景美,素有“高峡出平湖”之美誉。毛家村水库大坝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土坝。水库始建于1958年,1970年6月全面竣工,水库坝型为黏土心墙式土坝,坝高80.5米,坝顶高程2230.5米,坝顶长463.5米,顶宽8米。水库流域面积86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5.01亿立方米,总库容5.53亿立方米,是一座以发电、灌溉、防洪、县城供水等多功能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库。

数万大军筑大坝日夜奋战故事

毛家村水库大坝作为以礼河梯级水电站控制性工程,由原云南省以礼河水力发电工程局一分公司承建。工程于1958年5月开工,正逢“大跃进”年代,打人海战术,人工开挖坝基施工高峰时民工达3万多人。工地上,人山人海,红旗如林,什么汽车喇叭声、广播声、吆喝声,往返尖山沟拉黏土火车的轰鸣声、汽笛声等,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图为大坝帷幕灌浆

当年参加毛家村电站施工的工程师杨丽芬说:“记得当时,我们吃住在工地,‘大跃进的年代’是没有礼拜天,没有假期的,并且天天加班加点,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没有任何津贴和奖金。交通困难,副食品供应紧张,民工睡通铺,吃干菜,生活艰苦,工作困难,但是在‘大跃进’的形势下,依靠广大职工和民工,用板锄、洋镐、扁担、撮箕等简陋的工具,在野草丛生、荆棘遍地的荒滩上,开始大坝清基工作,特别是转入水下清基时,在水鞋不足的情况下,民工们发扬了艰苦奋斗精神,光着脚下水清基,用箩筐和木桶将稀泥清除。”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工作条件下工作,十多年如一日,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无私地奉献给毛家村电站的建设,当看到这么雄伟的大坝建好后,我们都为之感到自豪,尤其是为云南水电建设作出了贡献,感觉到再苦再累也值得”。

  

 

以礼河发电厂退休职工苏永华说:“我是1964年4月从部队退伍分配到毛家村工程团的,刚来时分到食堂当司务长,后领导分配去学开推土机。1963年毛家村工程下马,我来正是上马之年,工作很紧张,经常开展10天小上马,30天大上马,没有休息时间,饭是送到工地上来吃,吃完饭接着就干活。由于睡眠不够,不少人走着坐着都在睡觉。我24小时不合眼,两眼直盯着前方推土,供汽车、推车装送料。一次我下机来吃饭,感到头昏眼花站立不稳,还好旁边的同志来搀扶才未倒地。”

  

图为毛家村大坝基础YKC浇筑防渗墙

修筑毛家村大坝的人上万,为修大坝很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从一九五四年八月至一九七七年九月,为以礼河电站建设而因公死亡的就有130人,其中,工人122人,干部8人(共产党员17人,共青团员9人)。”(摘自《中国水电十四局简史》)

  

图为1960年修筑中的毛家村大坝

经过数万大军的艰苦奋战,大坝于1970年6月完工,历时长达12年零1个月。据《中国水力发电史料》记载:“大坝高程:2230.5米。大坝填筑土方643.5万立方米,土石方开挖110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9.3万立方米。大坝总造价为7717.5万元,每方填筑成本为11.99元。”大坝防震强度8级。

  

图为小火车从尖山沟运黏土上坝

1964年2月27日,原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钱正英到工地视察,对毛家村的施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安全度汛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1972年12月12日至16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工省管理局局长辛容淳为团长的朝鲜大坝考察团一行15人到以礼河电厂毛家村大坝考察。以礼河电厂革委会、以礼河水力发电工程局革委会,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坝考察团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朝鲜大坝考察团介绍了毛家村大坝的勘察、设计、开工、竣工时间及造价的情况,驱车到毛家村大坝进行实地考察,朝鲜大坝考察团参观了一、二、三、四级电站。通过考察,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坝考察团,对毛家村大坝及中国第一座最高水电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亚洲第一土坝这个雄伟工程赞不绝口。

  

与朝鲜大坝考察团合影

“水电博物馆”和“水电教科书”——以礼河电厂

毛家村水库是以礼河梯级水电站的龙头水库,供以礼河电厂用水。以礼河梯级水电站由毛家村、水槽子、盐水沟及小江四个水电站组成,均属于地下厂房,四座电站共利用水头1413.2米,是同时期全国利用水头最高的电站之一,全厂共安装2台轴流转桨式机组、2台泥流式机组、8台卧式双轮冲击式机组,(其中:8台卧式双轮冲击式机组为原捷克斯洛伐克列宁工厂60年代初生产,是全国仅有且仍在运行发电的机组)。

  

以礼河发电厂因机组类型众多,接线形式丰富,被喻为“水电博物馆”和“水电教科书”。以礼河电厂的投产,让省会昆明的大部分城区告别黑暗、灯火通明;让沉睡于滇东北大地之下的磷矿、铜厂、铅锌矿得以开采而造福人类;让十年九涝的会泽坝子变成良田旱涝保收;让贫瘠的“干沟”变成鱼米之乡的“甘沟”。自建厂时到80年代中后期,一直是云南电力系统最大的水电厂,60年来累计发电587.6亿千瓦时,为国家电力生产建设、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雄伟的毛家村水库大坝一直是会泽的地标性建筑,坝上建设者们留下纪念性标识——“三面红旗”,中下部书有毛体“高峡出平湖”字样,无不彰显着毛家村水库建设的特殊时代特点,道出了建设者的艰辛。

     |      分享到:
  • 省政府相关网站
  • 全国有关水利网站
  • 省市有关水利网站
  • 云南省有关水利网站
主办单位:云南省水利厅 技术支持:云南网 承办单位:云南省水利厅办公室 滇ICP备18007151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24 办公电话:0871-63631975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810号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