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相关网站
- 全国有关水利网站
- 省市有关水利网站
- 云南省有关水利网站
昭通市作为我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近年来,苹果产业已向着产业规模化、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对于推动昭通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2024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重点工作任务》提出的要在更深层次更多领域全面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工作要求。省水科院及时派出专业队伍,在昭通市、昭阳区水务局等有关单位的配合下,深入开展昭通市昭阳区苹果基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机制的梳理完善,完成了《昭通苹果基地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初始水权分配、水价形成及动态调整等水价改革六项机制,并将各项机制贯穿于苹果基地水利设施建设与运行管护的全过程。
初始水权分配机制
结合项目区内不同苹果种植结构、群众用水习惯及工程设计的灌溉制度,确定项目区灌溉用水亩均水权,73万亩苹果用水总量控制指标6497万立方米,亩均灌溉用水控制指标89立方米/亩。由水务局颁发《用水权证》到村(合作社、农业经济企业)等用水主体。
水价形成及动态调整机制
采用“准许成本+合理收益”的定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及动态调整机制。其中,国有骨干工程水价0.23元/立方米,自流片区运行成本水价1.05元/立方米,全成本水价1.67元/立方米;提水片区运行成本水价1.56元/立方米,全成本水价2.28元/立方米。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机制
73万亩苹果基地水利工程建设政府投资6.32亿元,企业自建投资3.92亿元,社会资本投资占总投资的38%。苹果基地项目采用特许经营BOT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其中水源工程和骨干工程主要由政府资金建设,田间工程由企业自建自管。企业主要收益来源于苹果种植销售,企业亩均年收益1.88万元,其中,水利投资亩均年收益0.51万元。
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以用水定额、用水计量和合理水价作为节水激励和精准补贴的基础,按照“精确计量、节奖超罚、鼓励交易”的原则,对定额内节约用水的用水主体给予奖励,对超定额的灌溉用水实行累进加价。
群众参与机制
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公司”两种模式,优先聘用当地农户就业、引入群众股权合作等方式让群众全面参与灌溉工程建设和运营。群众收入为土地流转费用、务工收入及入股分红,改革实施后可实现人均年增收1.0万元。
工程运行管护机制
在明晰工程产权的基础上,落实分级管护责任。灌排骨干工程的运行管理,由灌区管理局、水库管理所等水管单位直接管理,田间工程由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自主管护。
下一步,省水科院将积极配合昭通市做好六项机制的落地运行,以水价改革引领水利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