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相关网站
- 全国有关水利网站
- 省市有关水利网站
- 云南省有关水利网站
“用卡一刷,‘嘀’的一声,不到两分钟,农业灌溉用水就到田里,方便快捷还省时、省水,这真是太神奇了!”——在昆明市晋宁区,随着滇池流域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及现代化灌区建设项目的实施,种植户实现了刷卡取水。
晋城街道回龙村是滇池流域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及现代化灌区项目建设区,这里的蔬菜、花卉种植面积有1600多亩。村民史洪春种了20多亩蔬菜,以往,灌溉用水都要用抽水机从河道里取水,成本高不说,还很不方便。项目实施后,他率先安装了5台取水设备,只要轻轻刷一下卡,水肥一体化操作,精准施灌,几分钟时间就实现了地块全覆盖。
史洪春说:“从刷卡取水到喷灌,两分钟的时间,水就到地里了,用起来非常方便,非常好。”
回龙村党总支书记何丽琼说:“项目实施后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也减少了群众的开支,农户们都称赞这个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是新时期水利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为落实中央、省、市滇池治理相关工作要求,2023年,晋宁区实施了滇池流域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及现代化灌区建设项目,建设面积7.37万亩,涉及2个乡镇(街道)36个村委会8.48万人,批复总投资1.49亿元。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面积0.85万亩,目前已建设完成投入试运营。二期建设面积6.52万亩,计划于2026年2月28日完工。项目以昆明市晋宁区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采用“EPC+O”合作模式,招选具有项目设计、采购、施工和运营能力的企业组成项目实施联合体,累计争取上级补助资金4000余万元,用有限的政府资金撬动企业的大投入,企业拟融资约1.1亿元,坚持“运营前置”模式,让项目“建成即投产、建成即运营”,设计、施工与运营同步推进和落实,有效解决了传统建设管理模式下的设计、施工与运营脱节问题和运营后置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问题,构建了“政府引导、村组自治、群众参与”,上下“一盘棋”推动的良好格局。
项目建设业主单位代表李健说:“整个项目实施后,改原来的大水漫灌为现在的精准施灌,起到了高效节水的作用,对农户的增收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通过采取农田尾水、生活废水、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利用“三水共治”的节流措施,待项目完成后,灌区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预计从0.58提高到0.9,年均节水量约1569万立方米,进入滇池总氮总磷分别减少8.33吨/年、3.06吨/年(降幅分别达31%、44%),将有效降低滇池污染负荷,提升滇池水生态质量。
对于灌区群众来说,刷卡取水改变了“车拉、机抽”的传统用水模式,24小时供水配合精准施肥,将进一步提高作物的产量及品质。经测算,项目投产后,项目区花卉年均预计增产7000万株,蔬菜年均预计增产800万公斤,粮食作物年均预计增产72万公斤,每年预计助农增收6230万元。一条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基础、民生为重、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晋宁模式初步呈现,得到了省、市各级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