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相关网站
- 全国有关水利网站
- 省市有关水利网站
- 云南省有关水利网站
近年来,玉溪市易门县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依托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创新改革试点,不断完善健全水价机制,纵深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取得成效。
制度保障,推进有力度。高位推动,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作为县委深化改革重要内容,召开深化改革会议研究,由县四套班子领导开展指导督导。高效联动,成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发展改革、财政、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力量统筹推进,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先后3次召开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专题会议研究改革事项,推动改革任务分解落实。高标保障,适时制定《易门县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易门县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方案》《关于建立易门县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包保责任制的通知》等10余项改革政策文件,夯实发展制度基础,形成改革支撑合力。
项目建设,改革有基础。坚持“项目为王”,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一张网”等项目建设。六街街道柏树社区高标准烟田项目、六街社区迤栖高标准农田项目、浦贝乡水塘村委会和木箐组790亩烤烟豌豆种植区灌溉设施建设项目、铜厂乡西山村委会大平地1000亩烤烟豌豆产业区提水灌溉工程、小街乡甲浦村委会核桃箐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等项目完成建设。投资1.6亿元的扒河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投资3096万元的抗旱应急工程铜厂乡芭蕉项目区、投资606万元的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屯片区、投资1779万元的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腊品、棚苴片区等项目正在推进,投资3.4亿元的中型灌区整合水资源高效配置项目等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为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奠定基础。
试点先行,示范有成效。按照“试点先行、分片实施”的步骤,以“1+14+N”为示范创建目标,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高、效益好、水资源充足的区域,优先开展先行先试。浦贝乡水塘村探索推行“村办公司+村集体+用水户”模式,亩均节水60立方米,亩均用水成本由原来的1000余元下降至300余元,每年节约用水成本25万余元;十街贾姑石榴村刷卡型智能水表开卡率达90%,用水量1.6万立方米,收取卡费及水费3.2万元,较农户自行拉水每立方米节约成本3元—5元,灌溉水利用率提高了30%;六街柏树以水价改革助力520亩土地流转,带动社区年增收25万元,亩均增收500元。各乡镇(街道)积极探索,各个试点亮点纷呈,目前已完成改革面积2.22万亩,改革完成率64.5%,安装计量设施999套,计量收取农业水费36.17万元,形成了浓厚的改革氛围。
机制完善,管护有提升。一是水权分配机制。健全取水许可证制度,办理农业取水许可证70个,实行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定额动态管理,严格控制乡(镇)街道、村(社区)农业用水总量;积极探索培育符合易门实际的水权交易市场,完成1单水权交易,交易金额3.6万元。二是水价形成机制。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做好水价测定和水价成本监审,完善县域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调整,建立水利工程实行分类定价和动态调价机制。灌区内以自流方式供水,水价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制定合理水价;其他供水工程水价由供水主体和用水户,通过政府定价、协商定价等方式合理制定。三是工程管理养护机制和社会资本参与机制。探索“公司+农业用水合作组织”运行管护模式,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实行分级管护机制,明确“管护权”,落实“管护人”。全县72座小型水库实行分级管理,其中:11座水库实行“以大带小、小小联合”方式,由县财政筹集资金68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增加12名水库协管员,统一由县级水库管理单位调度管理;60座水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通过招投标方式委托具备专业人才队伍和管理经验的专业化管理机构采用“物业化”方式管理;1座承担着工业园区供水的水库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方参与管理”方式由供水企业负责管理运营。四是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建立严格的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形成多用多付费、节约得奖补的良性用水供求格局。六街街道六街社区制定了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执行水价1元—3元每立方米;争取到2023年、2024年省级水利专项资金52万元,拟对龙泉街道林士桥、六街街道六街社区、十街乡贾姑村委会、铜厂乡西山村委会等采取节水措施、调整生产方式、促进农业节水的用水主体进行奖补。五是群众全程参与机制。建立群众全程参与工程立项、投入、建设、监督、运行、维护等制度,发挥其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关键作用。如小街乡探索“村办公司+用水合作社+用水户”的模式,通过召开户长会、板凳会、一事一议等形式,引导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落实村级管理责任,明确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主体。各乡镇(街道)积极搭建平台和纽带,引导群众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模式。
下一步,易门县将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与高标准农田、中小型灌区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联动推进,促进改革从专项突破向系统推进转变,从机制建设向制度运行转变,从稳步推进向全面完善转变,从区域示范引领向全域覆盖推进转变,全方位提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效,为保障全县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