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底
怒江州绿美河湖三年行动:绿水青山新画卷,生态建设结硕果
来源:怒江州水利局       发布时间:2025-02-08 16:22       浏览次数: 【字体:

2022年—2024年,怒江州水利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全力推进绿美河湖建设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怒江州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完善组织架构,筑牢工作根基,构建绿美河湖建设坚实保障体系

怒江州水利局积极响应云南省水利厅和州政府的号召,迅速行动、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编制并印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涵盖行动实施方案、专项工作组及专班成立通知、工作协调机制建立通知、建设工作考核细则、达标达效验收认定指南等,为绿美河湖建设工作搭建起坚实的“四梁八柱”,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全州四县(市)闻令而动,纷纷成立专项工作组和工作专班,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工作层层落实、落地生根。同时,州级及各县(市)水利局在2023年9月底前完成了绿美河湖项目管护方案的编制,为项目后续幼林的成活、保存以及达标达效提供了有力保障,为绿美河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建设成果丰硕,打造生态建设亮丽名片

项目达标认定成果突出,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三年来,怒江州水利局紧扣任务目标,精准施策,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共完成29个绿美河湖建设项目,累计投资5406.77万元,新增乔木植树量达20.2048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48.2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长度88.004千米。按照“完成一批、认定一批”的原则,完成22个项目的达标达效验收认定工作。怒江小沙坝服务区段、怒江干流多个河段、澜沧江干流部分区段、独龙江部分河段以及多个水库等绿美河湖建设项目已然成为怒江州生态建设的亮丽名片,在怒江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有力见证。

建设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工作效能全面提升。在绿美河湖建设过程中,怒江州水利局坚持科学管理、精准施策,会议培训、宣传报道、工作通报等工作有序开展,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管理格局。全州共召开40次绿美河湖专题会议,开展11次培训,共计888人次参与,通过这些会议和培训,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提升了能力,为绿美河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州级、县(市)级共开展36次宣传报道,有效扩大了项目影响力,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绿美河湖建设的良好氛围。

典型经验广泛传播,示范引领作用凸显。自2023年起,怒江州绿美河湖建设涌现出诸多典型经验,其中9条被省级认定采纳,《怒江州与绿美河湖同脉而动 筑就半城山色半城绿》被省水利厅及水利部采纳发表,向全省乃至全国展示了怒江州的生态建设成果,充分彰显了怒江州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了怒江州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示范引领成效显著,树立生态标杆,引领区域生态建设新风尚

怒江干流(青那桶段)、怒江干流(上帕河口至腊竹底河口段)凭借其卓越的生态修复成效、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显著的生态效益,在云南省2022年、2023年度绿美河湖建设中脱颖而出,成为绿美河湖标杆典型对象。这些标杆项目在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方面表现优异,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建设模式和管理经验,引领了区域生态建设的新风尚。通过这些标杆项目的示范引领,怒江州进一步提升了绿美河湖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为打造美丽生态怒江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视现存问题,持续优化提升,推动绿美河湖建设再上新台阶

尽管怒江州绿美河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宣传力度不足的问题。部分群众对绿美河湖建设认识不够,环保意识有待提高,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等不良习惯依然存在,参与城乡绿化美化的积极性不高。面对这些问题,怒江州水利局将正视不足,持续优化提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对绿美河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绿美河湖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同时,将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绿美河湖建设成果,推动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

未来,怒江州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深化绿美河湖建设成果,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打造美丽生态怒江不懈努力,让绿水青山成为怒江人民幸福生活的最美底色,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怒江力量。

     |      分享到:
  • 省政府相关网站
  • 全国有关水利网站
  • 省市有关水利网站
  • 云南省有关水利网站
主办单位:云南省水利厅 技术支持:云南网 承办单位:云南省水利厅办公室 滇ICP备18007151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24 办公电话:0871-63631975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810号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