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06-25 17:46       浏览次数: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处处长 宗霞: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云南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新闻发布会。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兴水润滇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水旱灾害的防御工作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今年以来,云南省旱情汛情叠加,水旱灾害防御形势十分严峻而复杂。全省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省防指和水利部工作部署要求,全力以赴做好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今天,我们邀请到省水利厅的相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水旱灾害防御的相关工作情况,并就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云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高嵩先生;

云南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负责人、二级调研员张永利先生;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副局长和仕华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驻滇新闻单位和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云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高嵩先生发布新闻。

 

云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高嵩: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感谢大家对我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今年水旱灾害防御有关情况。

一、树牢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兴水润滇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意义重大。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是水利部门的天职,是我们必须牢牢扛起的政治责任,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全国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广发,水旱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不确定性更为突出,我省同样如此。6月上旬我省大部陆续进入雨季,旱汛转换、旱涝并重、旱涝急转风险突出。据气象水文分析预测,主汛期(6—8月)滇中、滇东、滇东北等地降水接近常年,我省其余地区偏多10%-—20%,单点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多发频发重发,滇中、滇西、滇南区域性洪水和局部暴雨洪水可能性大,防汛形势严峻。

面对今年严峻的水旱灾害防御形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王宁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抗旱专题会议等,多次对防汛抗旱减灾救灾等工作作出部署和指示批示,提出了坚持关口前移、快速联动等7个方面的要求。省长王予波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全省防汛抗旱工作部署会议等,安排库塘蓄水、抗旱应急工程建设、防汛等具体工作,要求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坚决守住“不发生人员死亡”这条底线。全省各级水利部门牢记宗旨意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防汛抗旱决策部署,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四不”目标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目标,“预”字当先、“实”字托底,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全力以赴做好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

二、突出民生保供水,有效化解了干旱重大风险

今年以来,我省遭遇了1961年以来平均强度最强、干旱日数最多、范围最广的严重气象干旱。干旱最重时,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超过6成,96%的区域出现气象干旱,75%的区域为重特旱,气象干旱天数长达106天,省级抗旱应急响应持续85天。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水利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全省上下立足抗大旱、抗长旱、防大灾,各司其职、共同发力,抗旱保供水、保人饮安全、保农业稳产,累计解决175.5万人、6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完成抗旱浇灌面积311.7万亩,全省城镇供水、农村饮水得到有效保障,未发生大范围农业干旱。

一是高位统筹,提前部署。去年汛后,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一系列会议,提前统筹部署库塘蓄水、抗旱应急水利设施建设、城镇和农村地区供水保障等工作。省防指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密切跟踪研判旱情发展形势,科学精准开展调度,提前制定防范应对措施。各地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抗旱责任,扛实属地责任,压实逐级包保责任,扎实开展抗旱保供水各项工作。

二是协调配合,同向发力。去年末全省库塘蓄水近90.8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为抗旱保供水奠定坚实基础。今年以来,气象、水文等部门加密监测频次,精准发布预警预报,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动态。水利部门加快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城乡供水一体化两个“三年行动”,持续加大抗旱保供水应急工程建设,实施调水、配水等非工程措施。气象部门持续开展增雨作业保供增蓄。农业农村部门及时派出指导组深入实地指导春耕生产和抗旱减灾工作。紧急安排省级抗旱资金2亿元支持干旱严重地区,统筹做好抗旱工作;受旱地区主动加大抗旱救灾投入,干部群众不等不靠、全力抗旱减灾,有力有效支持抗旱工作开展。

三是分类施策,成效明显。聚焦重点区域,积极争取水利部长江委、珠江委支持,协调牛栏江等生态用水调度,优先保障生活用水需求,提前采取节水、调水措施,筑牢昆明市主城区、玉溪市等重点城镇供水安全保障底线,确保城镇供水安全。动态排查因旱饮水困难群众,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困难群体,第一时间组织应急拉水送水,牢牢守住农村人饮安全底线。持续加快冬春农田水利设施、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微型农田水利设施等工程建设,农业生产用水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有力保障农灌用水需求。通过全省上下的提前谋划、统筹应对、全力攻坚,旱灾影响较5年同期略偏轻,全省累计农作物受旱面积、因旱饮水困难需救助人口、直接经济损失仅为2019年大旱之年的20.9%、65.8%、47.5%,抗旱救灾工作成效显著。随着6月以来,全省接连发生的5轮强降雨,气象干旱范围大幅减少,土壤墒情明显改善,全省大部分地区干旱已经解除。

三、汛前准备充分,不断夯实防汛基础

一是强化谋划部署,做好思想组织准备。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度,认真执行防汛减灾25条硬措施,全省7237座水库、1146段重要堤防、760座有防洪任务的重点水闸、1911座小水电站防汛“三个责任人”全部上岗履职,把责任层层落实到监测预警、防洪调度、巡查值守、抢险救援、转移避险等各个环节、各个岗位。

二是强化水利建设,做好工程基础准备。加速构建现代化云南高原立体水网,列入水利部2023年重点推进前期工作的6项重大水利工程中,腾冲灌区、桃源水库已开工建设,滇中引水二期骨干工程、清水河水利枢纽、南瓜坪水库可研评估报告已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小石门水库可研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受理。完成291处水毁工程项目修复,有度汛坝体填筑任务的15件水库工程全部完成度汛坝体填筑。1—5月,全省水利完成投资353.4亿元,排名居全国第二位。

三是强化关口前移,做好“四预”措施准备。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组织修订完善水库、小水电站、县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等防汛应急预案。全省批复各类防汛调度、抢险和山洪灾防御预案15918件。不断提升水雨情监测感知能力、决策服务能力和协调调度能力。健全气象“1262”预警信息联动、叫应、督办机制;坚持“12472”水文预报预警服务,对重大降水过程提前研判洪水风险。组织开展水库、山洪灾害避险转移等预案演练8544场(次)。

四是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扎实做好问题整改。对水库、堤防、小水电站等水利水电工程,江河洪水、山洪灾害隐患点、在建设施水利工程工地等薄弱环节,推动各级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分级建立问题清单,逐项限时整改。全省排查发现问题4366个,已整改完毕3856个。

五是强化综合保障,做好队伍物资准备。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和应急抢险专业队伍,省水利厅与滇中引水建管局、省建投等单位建立了合作联动机制,随时可调用滇中引水工程29支、930人和装备组成的抢险专业队伍,就近保障专业力量需求。市县两级水利系统建立了156支、2227人的专家队伍;229支、8441人的专业抢险队伍;组织指导乡、村成立5565支、18.9万人组成基层防汛减灾救灾应急队伍。各级水利部门储备编织袋、编织布、橡皮舟、冲锋舟等防汛抢险物资总价值1.56亿元。

四、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坚决打好今年防汛减灾硬仗

今年入汛以来,我省已经历5轮全省性降雨过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多次作出指示批示,亲自部署安排全省防汛工作。省防指指挥长和各位副指挥长在强降雨期间连续坐镇指挥部,密集组织会商调度,入汛以来组织视频会商调度15次,强化值班电话调度,累计调度各级防汛责任单位755次。省防指提前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派出3个工作组指导重点地区防汛救灾工作。省防办每天组织气象、水文、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视频会商,按照“1262”机制规定,及时下发预警提醒通知,及时叫应县、乡镇,调度、指导转移避险等工作。降雨落区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主动督战,扛实扛牢防汛责任,点对点精准调度指挥,突出重点提前防范应对;各级防汛责任人,特别是基层包保责任人认真落实各项防御和应对措施,果断组织转移避险。5轮强降雨过程中,有5个州(市),18个县(市、区)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各地共发布预警908次,组织干部下沉3.6万人次、转移群众1.6万人次,未发生较大以上人员伤亡和较大以上财产损失,有力有效应对了入汛以来强降雨过程。

(一)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抓好督促检查。各级水利部门将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构建水旱灾害防御网格化管理机制。充分利用“1262”预警气象信息,依托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完善直达基层责任人的预警“叫应”机制,橙色以上气象预警实现点对点电话“叫应”,确保预报预警信息能直达防汛一线、直达各级防汛责任人和危险区人员。信息发布后立即开展响应落实情况的监督,形成闭环管理,为灾害防御争取应对时间。同时,主动对接同级防办、气象、应急等部门,衔接好“防、抗、救”的责任链条。

(二)严格值班值守,做好处置应对。省水利厅从5月1日起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严格执行每日一分析、每周一会商、重要天气预报和洪水预报不定期会商制度,紧扣监测预报、防御值守、会商研判、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等环节,明确重点区域和重点防洪对象,全面做好防御值守、防范应对处置。针对每次强降雨过程,及时复盘,查缺补漏,召开防汛专题视频会商调度会议,对重点地区防汛减灾工作进行差别化的调度安排。组织全省各级1275名防汛值班人员视频培训,对进一步做好预报预警对接、及时报送信息、第一时间精准调度、综合研判处置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三)抓好科学调度,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从责任落实、监测预警、工程调度、巡查防守、险情处置、转移避险等各个环节,全过程落实工程安全度汛措施。严格调度纪律,严格按照已批复的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控制水库水位,不允许水库超汛限水位蓄水长时间运行。主汛期病险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所有泄洪设备保持在开启状态,所有泄洪通道保持通畅。压实小水电站防汛“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扎实做好度汛准备、巡查维护、汛期通报、应急值守和险情处置等措施。

(四)落实闭环管理,全力防范山洪灾害。今年全省经历多轮降雨,部分河段水位高,部分地区土壤含水量饱和度高,随着后期降雨叠加,山洪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很大。我们将锚定“人员不伤亡”目标,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开展山洪灾害危险区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危险区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做好云南省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运行维护,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风险预警信息,依托平台确保预警信息到岗、到户、到人,完善“叫应—反馈”机制,实现闭环管理,严防群死群伤事件发生。

(五)严格河道管理,保证行洪安全。紧密依托“河(湖)长制”加强河道管理,优先确保河道行洪空间和行洪安全。扎实推进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开展涉河违建行为执法行动,保障河道行洪通畅。遵循“确有必要、无法避让、确保安全”的原则,严把涉河建设项目受理关、审查关、许可关,坚决防止涉河建设项目影响河道行洪问题。

(六)突出重点难点,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按照“汛期不结束、排查不停止,隐患不排除、整治不间断”的要求,聚焦水库水电站、城市低洼易涝区、山洪灾害易发区、在建涉水工程等重点部位,持续开展隐患排查,动态整改销号,做到查严、查细、查实,坚决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成灾之前。

谢谢。

 

宗霞:

谢谢高嵩先生。

正如您所介绍的,水旱灾害的防御工作是水利部门的天职,也是我们必须牢牢扛起的政治责任,我们也必将主动作为,未雨绸缪,全力以赴地做好今年的水旱灾害的各项工作。

接下来请记者朋友就大家关心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中国商报记者:

我想请问,针对今年发生的严重干旱,云南省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具体成效如何?谢谢。

 

云南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负责人、二级调研员 张永利:

感谢你的提问。

云南旱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2023年5月9日,国务院领导就玉溪市抗旱救灾工作情况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国家防总,水利部等国家部委对云南抗旱救灾工作给予了极大关心,多次派出工作组指导帮助我们抗旱救灾。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全面部署,我省抗旱救灾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我省未发生大范围农业干旱和城镇供水困难问题,旱情总体可控。

坚持未雨绸缪,提前研究部署。一是统筹谋划部署。2022年10月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一系列会议,安排库塘蓄水、抗旱应急工程建设等具体工作,对抗旱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部署。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及时启动和提升抗旱应急响应,拧紧责任链条,层层压实各级抗旱包保责任,先后派出12个工作组赴受灾较重地区,督促指导各地开展防范应对工作。三是密切监视旱情发展动态。实行周报制度加密旱情统计研判,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全省气象、水文部门共发布高温预警1456条、干旱预警421条,河道枯水位预警6次,及时指导各地开展抗旱减灾救灾工作。四是加密会商研判。2023年以来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开展了5次联合会商,及时分析研判抗旱形势、准确发布干旱预警,开展精准科学调度。

坚持关口前移、科学精准施策。一是增加库塘蓄水。2022年年末全省库塘蓄水90.75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为抗旱保供水奠定基础。同时,常态化开展人工增雨,组织开展飞机增雨作业39架次,地面增雨作业2609点次,增加降水约13亿立方米。二是建设供水工程,补齐抗旱短板。提前谋划,加快抗旱保供水应急工程建设,实施调水、配水等非工程措施,建成抗旱保供水工程646件,可保障187.6万人饮水问题、提升148万亩农田灌溉保障能力。三是强化水源管理。组织开展五个层次供需水平衡分析,算清“水账”的同时,制定实施蓄水保供水用水方案。

突出民生保供水,化解重大风险。一是保城镇供水安全。全省10个州(市)、30个县(市、区)启动或调整抗旱应急响应,坚决守住群众饮水安全底线,确保昆明主城区供水水源稳定;玉溪等4个州(市)和晋宁等16个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城市及201个乡(镇)提前采取节水、调水措施,缓解城镇供水压力。二是保农村饮水安全。加快实施总投资208亿元的农村供水保障和总投资573亿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两个“三年行动”,累计完成投资163.23亿元,全面完成374个沿边行政村供水保障项目建设,提升56.95万个沿边行政村及周边群众供水保障水平;提升27.83万依靠水窖供水人口和29.43万水窖辅助供水人口供水保障水平;解决77.18万人中度干旱条件下因旱应急送水问题;同步提升322.51万城乡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全省各级水利部门还动态排查因旱饮水困难群众,因地制宜实施抗旱救灾措施,第一时间组织应急拉水送水,牢牢守住人饮安全底线。三是保农业生产用水。抓紧建成一批抗旱水源、引调提水工程、大中小型灌区等抗旱提升工程,完成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尽最大努力保障小春作物生长关键期和大春作物春耕播种用水需求。

强化抗旱举措,推动重点地区有效应对旱情冲击。一是持续加快水利建设。加快推进滇中引水工程和扩、连、调、供“四大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建设,从根本上提升我省供水水源保障和水资源调配能力。二是强化水资源调度保供。争取长江委、珠江委支持,协调生态用水调度,优先保障生活用水需求。强化昆明市“七库一站”用水管理,联合调度德泽水库保障供水,筑牢昆明市主城区供水安全保障底线。三是加大抗旱投入。今年下达了2亿元省级抗旱救灾资金和7570万元中央水利抗旱救灾资金,支持干旱严重地区,统筹做好抗旱应急工程、水源调配、农业生产、水电蓄能等抗旱工作。受旱地区主动加大抗旱救灾投入,干部群众不等不靠、全力抗旱减灾,现已投入抗旱力量13.56万人次、机电井1040眼、泵站1156处、机动抗旱设备2.03万台(套)、运水车辆2.85万辆次,有力有效支持抗旱工作开展。

谢谢!

 

新华网记者:

请问,水文部门作为防汛工作的耳目和尖兵,在汛期进行预测和预报对防汛起到怎么样的作用?谢谢。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副局长 和仕华:

水文部门在防汛中的主要职责就是组织开展水文监测和预报工作,严格按水利部、省水利厅下达的任务做好年度测报工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切实为防灾减灾救灾、水旱灾害防御发挥耳目、尖兵作用。

一是初步建成全省雨水情信息自动监测及应急监测体系。省水文局现在全省设立了14个水文分局,建有19个水文巡测基地、30个县级水文中心站;在六大流域有各类报汛站4227个,含报汛水文(位)站435个、雨量站3422个、水库(湖泊)686座、墒情站408个、蒸发站66个;另有水文应急监测断面851处。水位、降水量自动测报率达100%;所有水文站均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配备无人机、电波流速仪、声学多普勒流速仪等各类应急监测设备650余台(套);水量监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应急监测能力、水文调查能力明显增强,全力做到“测得到、测得准”,为全省防汛工作提供水文基础信息保障支撑。随着《云南省“十四五”水文事业发展规划》落地见效,将加快构建雨量站、水文站与气象卫星、测雨雷达组成的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全省水文信息自动监测及应急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二是初步建成实时化雨水情信息采集报送网络。利用移动通讯、北斗卫星、宽带等现代通讯网络技术,构建了覆盖4227个报汛站、14个水情分中心、1个省中心报汛网络,初步形成全省实时雨水情信息采集报送体系,确保30分钟内完成全省实时水情信息采集传输报送。2022年累计采集各类报汛站点实时水情监测数据3698万条,其中雨量信息2821万条、水位信息454万条、流量信息369万条、水库信息44万条,逐步实现各类水安全要素信息全覆盖,全力做到“报得出、报得及时”。每年向水利部、长江委、珠江委和有关省区报送雨情水情信息约1.3亿余条,通过邮件、短信、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为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和武警二支队等相关单位提供水情信息服务。同时,根据我国与周边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的合作协议、谅解备忘录和相关实施方案,每年对湄委会秘书处以及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五国报汛,为下游国家的防灾减灾提供了水情报汛服务。

三是严格落实“四预”措施,为全省防汛提供实时雨水情信息和洪水预报预警服务。全省现有399个水文预报断面,均有2套以上洪水预报方案。省水文局紧盯预报中的“降雨—产流—汇流—演进”链条,以扩展预报要素、提高预报精准度、延长预见期、缩短预报作业时间为目标,加快构建多维度多时空预报体系;紧盯预警中的“流域—干流—支流—断面”链条,以江河湖库预警信息及时准确、预警对象全面覆盖、预警发布直达一线为目标,动态调整落地雨量指标、中小河流警戒或保证水位(流量)预警指标,紧盯每一场降水过程、每一个重点流域、重点河段和区域,持续开展水情预警预报、山洪灾害气象预警、“1262”精细化预报水文防汛联防服务,做到第一时间开展暴雨洪水预报预警,第一时间会商研判,第一时间发布江河洪水预警信息,第一时间按预案启动水文应急响应,分级“叫应”省、市、县防汛指挥办公室、水利(务)等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雨水情实时信息和洪水预报预警信息。今年以来,已累计制作洪水预报预警信息6153站次,召开水情旱情专题会商5次,严格开展“日研判、周会商、月会商调度”及重大雨水情实时会商研判调度。全省共启动防汛应急响应12次,其中省水文局启动2次,昭通、德宏、临沧、保山、曲靖各1次,红河分局启动5次,最高为Ⅲ级。共编发水情快报341期,预报预警766期,提出水库调度建议6次,向军地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发送预警短信2.3万余条次,参加水利部信息中心、省防汛办、水利厅等防汛会商、调度会议51次,对水情分析研判,提出重点防御建议。例如在昭通市彝良县“6.01”暴雨洪灾应对过程中,5月31日16时,准确研判预警未来24小时“预计金沙江流域昭通市东北部及北部部分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5月31日22时至6月1日9时,省水文局累计发送水情快讯5期,水文联防专题服务3期,发送雨情预警短信5次,昭通分局共发布水情快报9期、水情联防专题服务6期,同时电话“叫应”相应单位,提醒防范山洪风险。

谢谢。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省水库众多,水库安全度汛的难点是什么?对此水利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张永利:

感谢你的提问!

我省水库安全度汛有4个方面的难点:一是全省水库数量多,小型水库多。全省有7237座水库,水库数量居于全国前列,但小型水库数量庞大、占比达95%,给防汛工作带来很大挑战。二是监测预报调度基础尚不牢固。我省大部分水库现有水情监测站点的水情信息“测、报、接”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统筹指挥调度洪水决策服务信息保障能力有待提高。三是水库运行管理能力需要提高。我省部分小型水库在机构设置、运行管理、经费保障上存在不足。四是部分水库泄洪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省极少数水库泄洪通道不够通畅,水库自身安全度汛压力大,应对极端暴雨洪水能力有待加强。

水库安全度汛历来是我省防汛工作的重点,我们主要从5个方面抓好工作:一是从国家安全观高度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水库安全度汛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意义十分重大。全省各级水利部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决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的防御目标,抓牢水库安全度汛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尽最大努力守护人民安全。

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履职尽责。严格落实水库大坝安全管理责任制,全面落实小型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细化实化度汛准备、洪水应对等安全运行管理,保障水库安全运行。全省7237座水库、1191座小水电站按照隶属关系、属地关系,已逐库落实水库的行政首长、主管部门、水库管理单位“三个责任人”,责任到机构、到岗、到人。对在建水利工程,压实项目法人安全度汛首要责任,成立安全度汛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制定度汛方案,做好防洪度汛工作。

三是坚持“预”字当先,强化“四预”工作。加快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力争尽快全面建成运行并发挥效益。加强雨水情监测预报,遇强降雨等极端天气过程适时加密监测预报频次,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和预警信息发布渠道,预警信息直达基层、直达工程管理单位、直达水库“三个责任人”。动态组织开展防汛抢险演练,优化完善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等预案。提高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四预”能力和水平。

四是健全水库运管机制,做好险情应对。推进大中型水库运行标准化建设,推动解决影响水库防洪、库区正常使用等历史遗留问题,让水库能正常发挥综合利用效益。坚持专业管护模式方向,进一步探索试行“水库管家”小型水库管护模式改革,落实管护经费和管护人员。动态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对隐患问题发现一起、整治一起,对于难以在短时间完成的,制定度汛措施和相应应急预案。水库管理单位加强重要部位、风险点、危险源的巡查值守,遇较强降雨过程加密巡查次数。全省每座水库基本落实防汛抢险救援队伍,依托本地水利施工企业加强防汛抢险救援队伍力量和充实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大型施工救援设备设施,核实补充塑料布、编织袋、砂石料等防汛抢险物资,关键时刻队伍、设备和物资能拉得上、起作用。

五是落实水库度汛措施,强化防洪调度。全省所有水库严格按照已批复的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控制水库水位,不允许水库汛期超汛限水位运行。严格执行调度纪律,各水库对调度指令做到令行禁止、严格执行,严禁水库水位、出入库流量超调度令运行。病险水库原则上汛期一律空库运行,所有泄洪设备保持在开启状态,所有泄洪通道保证通畅无阻。准确掌握水库下游影响区的重要河道行洪能力、库区防洪高水位下居民及生产设施分布情况。全省在建水利工程,正在除险加固和已经完成除险加固但未通过投入使用验收或竣工验收的水库,一律不准蓄水运行。

谢谢。

 

民族时报:

请介绍一下,云南省山洪灾害的总体情况,水利部门在防御山洪灾害方面的新手段?谢谢。

 

张永利:

谢谢你的提问。

我省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山洪灾害防治区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70%,其中重点防治区面积9.4万平方公里;确定防治区行政村8512个,防治区自然村41249个。划定危险区41998处,危险区人口约306万人。每年汛期山洪灾害频发、重发,山洪灾害防御历来是我省防汛的重点、难点。

为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水利部门持续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全省129个县(区、市)全面落实了县、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体系,建成了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和共享气象、水文自动雨量(水位)测站共计9900个、建设了29288个简易雨量(水位)测站、配置手摇报警器铜锣鼓等预警设备4.6万多套、编制及完善了9126份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开展了1741次宣传培训演练,提升了危险区群众防灾避灾能力。

同时,为拓展山洪灾害防御风险预报预警信息渠道,省水利厅、省气象局联合在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每日开展山洪灾害风险分析研判,及时通过“云南发布”、云南广播电视台,以及主流新闻网站等媒体平台发布预警。省水利厅、省通信管理局联合移动网络三大运营商,探索建立了山洪灾害预警短信发布工作机制,完善山洪风险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渠道。共享气象短临预报数据,完善省级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实现1小时、2小时和3小时山洪风险预报预警;加强汛期值班值守,完善山洪风险预警1262叫应机制。

今年5月以来,截至6月24日,全省95个县(区、市)发布山洪预警信息2439次,各地及时转移3370人,避免伤亡213人。

谢谢。

 

宗霞:

谢谢张永利先生。也特别感谢三位发布人给大家带来的这些专业的解答,感谢记者朋友提问。

各位记者朋友,云南是水旱等自然灾害非常频繁的省份,防灾救灾任务十分的艰巨和严峻。我们始终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防灾救灾工作的安排,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始终严阵以待,做好充分准备,防范科学、应对有效,坚决守住水旱灾害的防御底线。当前,我省已全面进入了主汛期,希望记者朋友们持续关心关注防汛工作,发挥媒体力量,做好宣传报道,与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筑牢人民群众的安全防线。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