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经济宣传处处长宗霞: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云南省节约用水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4年来,云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四水四定”原则,把节约用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不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到了省水利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我省节约用水工作的情况,并就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云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包崇国先生;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资源综合利用处处长胡晓先生;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处长孙俊伟先生;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副处长杨杰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驻滇新闻单位和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以及省级节约用水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欢迎大家的光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
首先,有请云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包崇国先生发布新闻。
云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包崇国: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省节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向各位介绍云南省节水工作的新成效、新布局。
一、2024年全省节水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2024年,我们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力推动全省节水工作扎实开展。2024年,全省用水总量为160.5亿立方米,满足小于177亿立方米的国家规定要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用水效率指标全部达到国家要求。全省全年节水量达10亿立方米,相当于10个大型水库的水量。全省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有效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顶层设计,节水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出台了《云南省全面加强水资源节约工作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关于实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分工方案》《云南省水利厅 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关于开展“节水贷”融资服务工作的通知》《云南省水利厅 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关于印发“取水权”质押融资业务指南的通知》《云南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 云南省水利厅关于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有关事项的公告》等5个涉及节水方面的政策文件,为加强全省节水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撑,推动节水管理工作迈向法治化、规范化。
(二)加强源头管控,节水监管能力持续提升。一是严格实行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双控。明确了全省各地区、分阶段用水管控指标,作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不能逾越的红线。二是严格执行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节水评价等制度。全年对涉及用水的24个规划及379个建设项目开展了审查,对超管控指标、不符合节水标准要求的1个建设项目和3个化工园区不予通过审查。三是严格节水监督管理。动态更新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对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非农用水单位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对超计划用水的500余家单位实施了累进加价,加收费用2000余万元。
(三)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节水成效突出。一是实施“百县万亩”农业节水行动。在615个项目区推广植入“六大机制”,着力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高稳产农田建设,着力推广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二是实施工业节水能力提升行动。全省累计完成了121家工业企业节水能力提升建设,9家企业成为全国水效领跑者,2家企业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案例。三是实施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改造行动。全年共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259公里。
(四)强化示范引领,节水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云南农业水价改革经验作为“教科书”向全国推广。全年共落地“取水贷”47单、授信8.70亿元,落地“节水贷”9单、授信845万元。全年实现水权交易859单,交易数量居全国前列。93个县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年实施合同节水项目45个,投资额达16亿元,居全国第一。启动实施4个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3个城市再生水利用试点、1个国家级水预算试点,昆明市再生水利用试点被水利部评为“优秀”。昆明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节水型城市。
(五)实施全民节水,节水意识明显提升。为有效应对我省遭遇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实施了“天上要水、地下找水、山泉引水、应急调水、全民节水”抗旱保供水5个行动,广泛开展发布节水倡议书、节水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宣传活动,提升了全民节水意识和行动自觉,为打赢全省抗旱保供水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2025年我省节水工作新布局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节水优先”方针,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勇于直面问题,强化担当作为,着力抓好以下5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从意识和习惯抓起,着力抓实节水宣传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培养儿童节水习惯。将节水法规政策纳入各单位和各行业的普法教育、日常宣传内容,广泛开展节水宣传“五进”活动,提升宣传效果。
(二)从制度和标准抓起,着力完善节水法规制度。加快完成《云南省节约用水条例》《云南省用水定额》的修订,编制《云南省“十五五”节水规划》,完善《云南省省级节水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节水工作格局。
(三)从源头和基础抓起,着力提升节水全过程监管能力。一要严格取水审批把关。严格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坚决扭转“先批项目再要水”的被动局面;涉及用水的各类规划及开发建设项目,必须严格实行规划和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节水评价、节水“三同时”制度,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一律不予审批。二要加快补齐取水计量设施短板。全面完成规模以上取水口在线监测计量设施安装,并全部接入全省监管平台。三要强化全过程节水监管。把规模以上取水户全部纳入监管,常态化开展违规取水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各类违规取用水行为,严格实施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
(四)从主要矛盾和重点行业抓起,着力做好重点行业节水。一是推动农业节水增效。推进9件大型灌区和5件中型灌区建设与节水改造,持续推进“百县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推动工业节水减排。开展工业用水定额对标行动,加强排污监管,力争年内高耗水工业企业用水达标率达80%以上,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三是推动城镇节水减损。加大公共管网漏损改造力度,确保2025年全省公共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四是加强非常规水利用。优先将非常规水用于道路绿化、消防和非食品工业等领域,着力提升全省城镇再生水利用率。
(五)从改革和创新抓起,着力培育壮大节水产业。一是发挥好省级节水科技创新中心作用。聚焦重点行业、薄弱环节,加强节水政策研究、节水技术装备研发、节水服务模式探索,推出一批科研成果并落地应用。二是成立云南省节水企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加大节水招商力度,争取年内创建一个节水产业园区。三是大力推广“节水贷”“取水贷”融资模式。完成32单以上“节水贷”“取水贷”。四是推动水价水权改革。推广农业水价改革经验,推进工业、生活用水水价改革,全年完成水权交易1000单以上,实现交易数量和质量双提升。五是推广合同节水模式。确保年内完成16个以上合同节水项目。六是做好相关试点工作。抓好澄江市国家级水预算试点、3个城市再生水试点等工作,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云南试点经验。七是落实好节水保障政策。落实好水资源税改革对企业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财政等部门支持,将水资源节约保护的资金需求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节水就是开源,节水就是增效,节水就是减排,节水就是治污,节水就是文明。欢迎媒体朋友们持续关心关注我省节水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节水工作,监督节水工作,让每一篇报道都成为滋润云岭大地的甘露,让每个镜头都记录下云南治水的铿锵步伐,共同推进我省节水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为云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节水力量和优质的水资源保障!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宗霞:
谢谢包崇国先生。
点滴之水,生命之源,珍惜水资源,节约每一滴水,用实际行动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不断地提升我省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
下面我们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大家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中国建设报记者:
近年来,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城镇节水降损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目前成效如何?谢谢。
宗霞:
有请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的处长孙俊伟先生给大家作一个介绍。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处长 孙俊伟:
感谢您关注城镇节水方面的相关工作并提问,我就这方面的工作作一个回答。
一是节水系统建设。“十四五”以来,印发《云南省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实施细则》《云南省2024年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供水节水工作要点》等文件,组织召开城市供水用水节水、海绵城市建设、再生水利用等相关会议,立项编制《云南省城镇供水管网漏水探测技术规程》等标准,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用水节水工作体系,明确工作要点,指导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全面做好城市供水用水节水工作。
二是管网改造建设。“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完成供水管网新建改造4000公里以上,全省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9.3%左右,呈逐年下降趋势。
三是节水试点建设。红塔区、楚雄市成功申报成为国家漏损率试点城市,实施漏损治理项目6.22亿元、完成管网改造93.85公里,采取夜间小流量分析、分区计量等措施,楚雄市漏损率由28.42%降至8.8%、红塔区漏损率降至8.24%。昆明市成功申报成为国家再生水试点城市,统筹推进再生水试点项目开工建设,目前昆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0%以上。2024年全省新开工建设再生水项目10个,涉及城市污水、雨水资源化利用,城市再生水日生产能力77.8万方,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
四是海绵城市建设。2022年5月,昆明市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建成海绵城市面积由33%提高至47%。通过海绵城市示范建设引领,指导全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截至2024年底,全省城市累计建成海绵城市面积527平方公里,占全省城市建成区面积的41%,建成的海绵城市提高了城区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
五是城市节水宣传。组织大理市、楚雄市等城市到昆明市学习交流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创建,累计完成国家节水型城市4个(昆明市、安宁市、玉溪市、丽江市)、省级节水型单位208家、省级节水型小区169家、省级节水型企业120家、节水型高校50座。积极参与“中国水周、世界水日、节水用水宣传周”等活动,《中国建设报》报道玉溪市、楚雄市4条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先进经验,在全国推广。这些节水宣传活动,促进了社会形成良好的节水氛围,增强了公众的社会责任感,推动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到节水行动中来。
在今后工作中,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持续提高城市供水用水节水效能,促进城镇节水降损。
谢谢。
宗霞:
谢谢孙俊伟先生。
五个方面的工作措施持续地推进城镇的节水,提升城市供水用水节水效能。
我们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中国网记者:
请问我省“十四五”期间在工业节水减排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什么成效?谢谢。
宗霞:
有请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资源综合利用处处长胡晓先生为大家作介绍。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资源综合利用处处长 胡晓:
谢谢这位记者,我作个回答。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将推进工业节水作为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多方面持续推进工业节水。“十四五”以来,我们一是推动节水能力提升建设。制定印发《云南省推动工业节水提升企业节水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和《云南省工业企业节约用水能力提升建设指南(第一版)》,组织指导重点企业开展节水能力提升建设,已累计有121户工业企业完成节水能力提升建设,其中,钢铁、纺织、造纸、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37户,重点高原湖泊流域企业92户。
二是推动水效对标达标。加强宣传引导,积极推广国家鼓励的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支持企业开展节水技术创新,促进水效对标达标。目前,全省已累计引导创建9家国家级重点行业水效领跑者。三是推动铝冶炼行业节水减排。印发《关于加强铝冶炼行业工业节水工作的通知》,在全省铝冶炼行业全面推进工业节水工作,推动行业企业开展废水循环利用,培育创建行业节水型企业和水效领跑者企业。目前,全省已有3家铝冶炼企业成为国家水效领跑者企业、2家企业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案例、4家企业成功创建为省级节水型企业。云南省水资源公报显示,近年来我省工业用水总量稳步下降:从2020年的5.863亿立方米下降至2023年的5.16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量比重从6.03%下降至5.0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2020年的30立方米,降至2023年18立方米,降幅达40%。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节水管理,持续推进工业企业加强节水能力提升建设,聚焦重点行业、重点流域的工业企业开展水效提升行动,助力全省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
谢谢大家!
宗霞:
谢谢胡晓先生。
“节水即治污”我们将不断地推进工业企业加强节水能力的提升,从而不断地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我们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春城晚报记者:
请问我省农业农村部门在农业节水方面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成效如何?谢谢。
宗霞:
农村用水的问题我们有请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副处长杨杰先生为大家作介绍。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副处长 杨杰:
感谢您对农业节水工作的关注。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开展农业节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持续开展高效节水灌溉。2019年以来,我省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采取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灌溉、喷微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因地制宜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截至2024年底,全省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43万亩,其中,2024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7万亩。这些措施显著提升了农业用水效率,有力支撑了农业生产需求。
二是参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024年我省新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面积5.94万亩,累计实施改革并完成验收面积3109万亩,覆盖全省2023年耕地灌溉面积3054万亩,实现改革面积全覆盖,完成改革目标任务。
三是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措施。2024年,我省在玉米、马铃薯、烟草、蔬菜、花卉、水果、甘蔗等作物上开展地面覆盖节水技术近2000万亩,在蔬菜、水果、冬马铃薯、鲜食玉米、花卉等作物上开展高效节水技术近700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500万亩,同时各地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开展集雨补灌、覆盖保墒、应用抗旱抗逆剂、保水剂等节水农业技术措施,推动节水农业的发展。
在后续工作中,省农业农村部门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持续巩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长效机制,推广节水农业技术,与水利部门一道推进农业节水工作。
谢谢大家。
宗霞:
谢谢杨杰先生。
开展高效节水灌溉,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措施,不断地推进和提升农业节水工作。
我们提今天发布会的最后一个问题。
云南日报记者:
请问目前,我省鼓励支持节约用水上具体有哪些优惠的政策?谢谢。
宗霞:
我们有请云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包崇国先生给大家作介绍。
包崇国:
感谢云南日报记者的提问。目前,我省制定并实施了六个方面的优惠政策。具体是:
一是工业用水水资源税优惠政策。按照去年出台的《水资源税试点改革实施办法》和《关于云南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有关事项的公告》,明确了“工业用水前一年度用水效率达到国家用水定额先进值的纳税人,减征本年度百分之二十水资源税”。经核定,省水利厅会同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公布了《云南省2024年度用水效率达到国家用水定额先进值的工业企业名单》,全省共有43家工业企业,2025年可以享受水资源税减征百分之二十的优惠。
二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节水奖励政策。近年来,我省积极筹措资金,用于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每年通过争取中央水利发展资金4000—7500万元,筹措省级财政资金3000—7500万元,对采取节水措施、调整种植结构节水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农户等农业用水主体,在定额内节约用水的给予奖励,对水价不能覆盖用水成本的给予适当补贴,以此来提高用水主体主动节水的意识和积极性。
三是生活用水阶梯水价政策。在城市供水中,我省已普遍实行了阶梯水价政策,也就是:每个家庭每月用水量超过规定基数后,超出的水量实行累进加价,可促进家庭节约用水。
四是免征非常规水资源的水资源税。鼓励取用水单位优先使用再生水、蓄积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免征使用非常规水资源部分的水资源税。同时,利用非常规水资源量不纳入用水总量管控范围。
五是“节水贷”融资优惠政策。按照去年出台的《云南省水利厅、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关于开展“节水贷”融资服务工作的通知》,凡是在我省范围开展节水设施建设、节水技术改造、节水技术服务、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合同节水管理、节水技术研发、节水产品制造等节水领域业务的,银行优先保障信贷资源,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六是“取水贷”融资服务政策。按照去年出台的《云南省水利厅 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关于印发“取水权”质押融资业务指南的通知》,已经在我省开展涉水建设服务的纳税人,在办理贷款时,可将取水权也就是《取水许可证》收益,经评估确认后,作为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可有效解决纳税人贷款质押资产不足的问题。
主要就是以上六个方面的政策。
谢谢大家!
宗霞:
谢谢包崇国先生。
六个方面的优惠政策实惠切实鼓励和支持节约用水工作。
今天发布会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就结束了,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也特别感谢四位发布人带给大家节约用水的权威发布和介绍。
各位记者朋友,云南省面临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贯彻“节水优先”的要求更加的迫切。希望各位记者朋友持续地关注、支持和监督我省节约用水工作。一方面,深入挖掘节约用水领域好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先进事迹,弘扬节约用水的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充分地发挥媒体监督作用,曝光一些水资源浪费行为。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营造全社会理解、关心、支持节约用水的良好舆论氛围。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